档案里的故事 | 烽火岁月里的五二〇运动

日期:2023-10-30 浏览量: 作者:李鸿敏 来源:南京大学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经历了八载全面抗战的国家、民族、人民,再次陷入烽火漫天、社会动荡、经济败坏的苦难。国统区内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群众爱国运动此起彼伏。进入1947年,物价飞涨,生活指数冻结,国内经济陷入恶性通货膨胀,底层人民喊出“简直是要我们死了完事!”

面对局势变化,1947年1月,中共中央为准备迎接全国革命新高潮,对蒋管区党组织系统进行了必要调整。毛泽东作出判断“中国时局将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预示着中国新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人民大革命毫无疑义地将要到来,并可能取得胜利”。


一、以“吃光”之名

1946年12月,国民政府规定大学公费生每月副食费为法币2.4万元,然而物价一路飙升,到1947年5月,副食费并未增加,教育界呼喊“已达山穷水尽之境”,在校公费生每日副食费仅够买两根半油条,中大学生慨叹“看不见一滴油,吃不到一片肉,连一天两干顿饭,一顿稀饭的伙食都不能维持了”。生存、吃饭问题成为头等大事,4月20日,中央大学召开40届第一次系科代表大会,要求增加副食费,校方鉴于学生伙食实际,决定先行由校方垫付,将副食费增加至4万元。讵料行政院得悉,于5月8日重申大学公费生副食费保持每月2.4万元不变。希望、失望,瞬间点燃了中大学生的怒火。中大席长会议决议,“凡人起码有争取生存权利的自由,与其因营养不足慢慢地死亡,倒不如立刻实行绝食”,“全部膳费吃光后,开始实行绝食,并作饥饿大游行”。

新民主主义青年社(新青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40年代在中央大学发展壮大起来的进步青年学生组织。1947年初,中共中央上海分局钱瑛指示卫永清以党员身份,向中大新青社传达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形式的政策,要求大力开辟群众工作以迎接群众运动新高潮。中大学生大规模的哗然愤慨,使得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新青社负责人、中央大学历史系三年级生颜次青看到开展学生运动的时机,卫永清立刻下达指示,必须抓住群众的要求,引导群众开展反饥饿斗争,以及生活斗争必然要发展到政治斗争。

中大地下党员通过在中大公开工作部门的同志王世德、朱成学、黄鹤祯等连续召开系科代表大会,决议要求增加副食费、从13日开始罢课、举行游行请愿。新青社与民盟中大支部、工社等密切配合,进行广泛宣传,“吃光运动”之名迅速得到全国各地高校的响应,从5月13日至15日,南京国立音乐院、金陵大学、国立戏剧专科等学校响应中大,决定吃光后罢课请愿。15日,中大联合音乐院、剧专共约4000人向教育部游行请愿,金陵大学于16日接力饥饿大游行。中大学生以“吃光”之名,发出反饥饿运动第一声,点燃了新的学生运动的星星之火。



二、号角声起

联合请愿未果,16日晚中大召开第七次系科代表大会,金大、剧专、药专、音乐院四校代表列席旁听,大会决议继续无限期罢课,并组织南京市专科以上学校联合会,要求增加教育经费。最重要的一点是决议将会议内容通电全国,号召一致行动。上海由交大转达各校,杭州由浙大,北平由清华、北大、燕京,天津由南开,汉口由武大,重庆由重大,成都由川大、华大,广州由中山大学,云南由云大,势要做到通电全国高校,并最终决定在5月20日赴参政会、行政院联合请愿。

此时,北平、天津、上海学生也掀起了罢课、反饥饿斗争,南北呼应,学潮弥漫。感受到风雨欲来,18日,国民政府通过了《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蒋介石发表《整饬学风 维护法纪》的谈话,决定强硬镇压学潮。

形势十分险恶,在党的领导下,中大新青社会议讨论、分析形势,认为这暴露了国民党政府的虚弱,并由中大系科代表大会常设委员黄鹤祯出面,召开系科代表大会,坚持在5月20日进行游行请愿,并一致通过将“反内战、争和平”列入游行示威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全国各校响应中大的号召,推派代表赴京请愿,他们举行热烈欢送会,乘坐火车,高呼口号,高唱《到南京去要饭吃》。

图:京沪苏杭第一次会议

18日至19日,沪苏杭代表陆续抵京,他们在中大举行联谊大会,以表演歌咏喊出“我要面包”的悲惨吁请,也高喊“团结就是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游行请愿积蓄力量。19日,中央大学举行“京沪苏杭区十六专科以上学校挽救教育危机联合会第一次会议,由中大新青社朱成学主持,中大代表团提出以“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为总口号,有些代表有所担心,经过协商,确定总口号为“挽救教育危机”,但是将“反内战”列入宣言内容,重申确定于5月20日进行“京沪苏杭区专科以上十六学校学生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次日并在出发前发表《京沪苏杭区专科以上十六校学生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宣言》、《沪杭区国立专科以上学校学生抢救教育危机晋京请愿联合代表团书面声明》以及《中央大学全体学生告全国同胞书》三篇文章。

檄文已出,号角声起,轰轰烈烈的五二〇大游行开始了。


三、五二〇大游行

5月20日,晨,天空布满铅灰色云团,潮,闷。8时,中大本部学生和沪苏杭代表团部分成员陆续在中大四牌楼校区大操场集合,许多人手拿小旗,抬着漫画、标语牌,中大杏黄色校旗高高飘扬,他们大声高唱“前进!中国的青年!挺进,中国的青年!中国恰像暴风雨中的破船,我们要认识今日的危险,用一切力量,争取胜利的明天。”9时,闻中大成贤街一带已被宪警封锁,金大、剧专等校均被包围,无法前来。主席团当即决定,整队绕行操场一周,从西侧门冲出,为金大解围。学生们打出孙中山巨幅遗相和红字大幅标语“和平奋斗救中国”作前导,展开“京沪苏杭十六专科以上学校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红底白字大横幅,浩浩荡荡前往鼓楼救援金陵大学。

图:五二〇游行照片

8时半,金大集合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时校门外已被宪警包围,不得脱身,地下党员宋诚善、进步学生程恂如及时翻墙去中大求援。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宪兵突然鸣枪警告,在枪声中,金大学生一拥而前,冲破封锁,赶至鼓楼,恰好与赶来救援的中大和代表团队伍汇合,6000余人,彼此欢呼、拥抱、高喊、鼓掌,围观群众无不动容。学生们挽紧手臂,六人一排,女同学居中,浩浩荡荡,一路高呼“反对饥饿”、“反对内战”、“和平奋斗救中国”等口号,绕行鼓楼一圈,宣传队员沿路张贴标语,向珠江路挺进。

此时珠江路已成恐怖世界。商店闭户,交通封锁,宪警当街横站,挽紧手臂,形成黄绿人墙,架起消防车,上起水龙,红旗指挥,红色警备车呼啸奔驰。10时50分,学生游行队伍抵达,无惧危险,高声呼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宪警和学生团结起来”、“警察拿出良心来”。主席团一马当先,冲向封锁线,学生队伍紧跟着冲去。珠江路立刻陷入暴力、混乱、流血。


图:学生联合游行 发生流血事件


图:五二〇游行线路图

宪警大队汹涌而上,抢夺、撕毁旗帜、标语,消防车打开水龙,喷射学生。宪警手持木棒、皮带、自来水管、石子,冲入人群,竟手持有针之木棒猛击学生头部,登时鲜血立涌,数位女同学见状上前救护,又遭重击,一位女同学头部流血昏倒,宪警继续脚踏女生,追击其余,昏倒的女生则被其他警宪以皮带木棒继续痛击,终生死不知、下落不明。“一同学于前冲击时腰上被击一棍,尚未倒下,头上又着一棍,昏倒后,又再加一棍,鲜血直流,一女同学被水龙冲倒,为警士数人围住乱踏,另一女同学腰部被猛击一棍,惨叫一声,倒地,警士一涌而上,再予凶殴,是时除男女同学在血水中乱滚惨叫,路人为之落泪。一老太太见警士毒打女同学,上前哭劝,亦为警士棒伤倒地”。

12时多,学生队伍终于冲破珠江路封锁,挺进国府路。这里的封锁更加坚固,第一道骑巡队,第二道防护团,第三道全副美式装备的青年军,第四道武装宪兵,第五道机关枪队。形势十分严重,主席团立即决定暂停前进,对峙交涉。下午2时,狂风骤起,暴雨如注,学生队伍屹立不动,雨中高呼“我们愿与天地雷声一哭,”“下刀子也不怕”,高唱“团结就是力量”。

为打破僵局,朱成学以主席团执行主席身份召开主席团会议,决议兵分两路:一路就地宣传;一路由他和中大自治会主席王世德、金大邓鸿举、暨南戴文坡、复旦王汉民、浙大周亚林、社教学院李明杠等代表,与卫戍司令部、国民参政会交涉。

经过谈判,下午6时左右,学生游行队伍终于能按照原计划,高举旗帜、高喊口号,秩序井然地经过国府路、国民参政会,转入碑亭巷、成贤街,昂首返回中大。

据事后统计,学生被打重伤者19人,轻伤者104人,遭毒打者500人以上,被捕者28人。五二〇血案,以青春和鲜血,震惊了中外。社会各界发来声援、慰问,上海、北平、天津、杭州、武汉、昆明、青岛等60余大中城市的青年爱国学生声援中大,纷纷发起游行罢课,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历时长久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毛泽东在5月30日发表了《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指出:“中国境内已经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喝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最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高度评价了五二〇学生运动的意义。

图:五二〇纪念亭

1951年校长潘菽为纪念五二〇运动,发表了《发扬英勇斗争的光荣传统》。1954年6月16日,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正式“确定‘五二〇’为校庆日”,以纪念伟大的五二〇运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