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希望。这是总书记首次专门向归国留学人员回信,一纸信笺满载殷殷期许。
在南京大学,学习领悟活动全面展开。“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专门向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群体回信,是在新时代深入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下,党和国家对留学归国人员,特别是对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高度重视的生动体现。”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吕建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书记的关切让全体南大人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吕建对南大青年归国学者的引进如数家珍: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大学引进的40岁以下留学归国青年学者达282人。在现有师资队伍中,有海外留学和学术工作背景的达1003人,其中获得海外博士学位或有博士后经历的有448人。这些留学归国学者已成长为南大发展的中坚力量。这其中,两院院士21人、长江学者92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36人)、国家教学名师6人。
怎样才能更好地引才、用才,吕建一直在思考。在南京大学,以成果培育为牵引,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以“登峰人才支持计划”为主体的人才引培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通过住房、薪酬、经费、绩效等综合支持,鼓励人才潜心科研,激发青年人才创造活力。吕建介绍,南大还面向全球,招聘从事交叉学科或前沿领域原创研究的博士毕业生,着力打造南京大学青年学者资助计划品牌“毓秀青年学者计划”,形成强大的人才“蓄水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专章论述,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为我们发展教育事业提供了启示,要以更宽广的眼光‘跳出教育看教育’,认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吕建说。“同时,还要牢牢抓住‘质量’和‘公平’这两个关键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为热点之一,教育话题连续五年位列全国两会热词前十,成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焦点。吕建也在历年两会中多次畅谈了有关深化教育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等一系列观点。吕建表示,南京大学作为国家战略教育力量、战略科技力量、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南京大学”的要求,全面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人民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记者手记>>
上周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留学报国新时代华章”主题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活动分论坛上,40余位嘉宾就留学报国与坚持立德树人、留学报国与科技自立自强、留学报国与文化自信自强、留学报国与讲好中国故事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在南大读本科时,李四光、程开甲等前辈忠诚报国的故事就一直激励着我们,出国后在血液中流淌的家国情怀愈发炽热。”“回国没有什么原因,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声声话语发自肺腑,流淌出厚重的家国情怀。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是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是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自觉追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是新时代爱国青年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