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毓琇:百年南大的同龄人
发布于:2017-04-18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在南京大学的百年校史上,有一位与母校同龄的老校长,他就是被誉为“国际桂冠诗人”的著名科学家顾毓琇先生。
顾毓琇
顾老校长是在一个不平凡的时代里涌现出来的了不起的人物。他早年留学麻省理工学院,主攻电机,1928年获得博士学位。1931年顾老担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后任教育部政务次长。1944年担任中央大学校长。他不但是国际公认的电机权威,还是国际诗人大会加冕的桂冠诗人;他不但是我国电机、无线电、航空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还是中国古典音乐家、佛学家以及我国话剧创作的先驱者,可谓学贯中西、文理兼长。
顾老作为我国现代话剧的先驱者之一,早在留美求学期间,就与洪深、余上沅和熊佛西等人一起倡导“国剧”。1925年,由他编导并饰宰相、梁实秋饰蔡中郎、冰心饰宰相之女、闻一多负责布景设计的《琵琶记》(英语)在美国的音乐戏剧中心波士顿大学公演。
“九·一八”事变后,他立即在《每日时事新报》和《中央日报》上发表《抗日救国办法》,呼吁国人奋起抗日。次年1月,淞沪之战爆发,他即率领中大学生到南京车站恭送十九路军将士开赴上海抗击日寇。从车站回来,他马上翻出昔日所作的《荆轲》剧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让他热血沸腾,豪气顿生。他不分昼夜,伏案挥毫,写成了四幕历史剧《岳飞》,并请张静江题签,连同由吴稚晖题签的旧作《荆轲》印成单行本。
到了全面抗战的第四年,人们愈加认识到了《岳飞》的重要现实意义。这年春季,在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导演下,国立剧专在陪都重庆的国泰大戏院公演了《岳飞》。连演4天,场场爆满,极大地激发起中国人民锄奸抗日的爱国热情。第五日,国民外交协会又招待美、苏、英、法驻华大使及其他外交使节观看,并向他们各赠“还我河山”旗帜一面,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这次演出之后,国立剧专每年都在大后方巡回演出,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一直演到抗战胜利。
顾毓琇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家学渊源。他国学根基深厚,诗词造诣精湛,从1938年开始写诗填词,至今共创作新旧体诗词、诗歌6000余首,词曲1000余首,已出版《蕉舍吟草》、《海外集》、《松风集》、《育眉集》、《耄耋集》等诗词集20余部,在海内外享誉甚高。台北出版的《词学论著总目》共列举了26位“近现代词学家”,从黄兴、于右任、吴梅到柳亚子、毛泽东、唐圭璋等均入其选,顾老名列第21位。1977年,国际联合桂冠诗人组织在巴尔的摩城召开第三届世界诗人大会,会长余松博士赠予顾毓琇先生“国际桂冠诗人”的称号。著名学者周谷城称其诗是“思飘云物外,诗入画图中”,赞其词为“横笛弄秋月,长歌吟松风”,实在是精当之论。
1990年南京大学88周年校庆前夕,老校长曲钦岳致书顾老,邀请他回校参加庆典。顾老因故不能返校,于是随信寄来了他于当年3月填写的《水调歌头·金陵怀古》词作一首,以表达自己对学校、对南京的无限怀恋之情:
回溯六朝事,寂寞紫金山。劲松挺立千载,仰视翠云端。犹忆秦淮河畔,彻夜笙箫歌舞,觞饮共言欢。王谢堂前燕,春去便飞还。
鸡鸣寺,玄武月,莫愁栏。台城路上残照,踯躅耐时艰。闲赏栖霞红叶,游乐孝陵驰马,菊酒送秋残。灵谷高僧在,星斗耀峰峦。
1999年,以施建军副校长(时任)为团长的南京大学访美代表团抵达费城,专程拜会半个世纪之前出任中大校长的顾毓琇老先生。除了看望这位老校长,听取他对学校发展的意见之外,还给老人送上了一份红底烫金的“南京大学名誉教授”的证书。98岁高龄的人被聘为名誉教授,也可称得上学界一段佳话了。
2001年8月3日,南京大学时任校长蒋树声教授率团访美,再度登门拜访顾毓琇老校长,受到了老校长的热情招待。在听完了蒋校长向老校长汇报的近年来南大的发展状况及关于次年百年校庆筹备事宜之后,这位百岁老校长欣然挥毫写道:
南京大学百年校庆
文理并重进入廿一世纪
乐育英才共庆百龄寿辰
寥寥20余字,深深表达了这位与母校同龄的老校长对南大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