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骏:让“聚力创新”成为江苏的鲜明品牌
发布于:2017-04-10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目前,江苏经济已从“数量追赶期”步入“质量提升期”,面临着爬坡过坎、破茧成蝶的重大考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聚力创新”,切实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省委书记李强提出,“江苏的创新发展要走出自己的路径、创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教资源优势,盘活用好厚实的创新“家底”,燃旺“创新之火”,走出一条有江苏特色的创新之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让我们来听听各界人士的见解。
充分发挥高校重大创新平台作用
陈 骏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应着眼于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等高校重大创新平台服务经济产业发展的作用。对于有志于创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孵化中心,为他们提供共享服务空间、经营场地、政策指导、资金支持、专利申请、技术鉴定、咨询策划、项目顾问等多类创业服务,将创新创业成果进行转化和孵化。
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当前需要,一个是未来需要。落实当前需要,必须实施“双力驱动”的科技工作转型,即兴趣驱动和国家目标驱动并举。兴趣驱动关注的是当下需要解决的,而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必须实行“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思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目标定位不明确、学科体系尚未形成和整体氛围尚待改善。推进“创业学”学科建设和“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应更加注重面向实际问题与需要。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扶持政策引导建立“创业型大学”的长效互动机制,引入更多的创新创业源头活水,让创新创业教育走出单靠高校“自循环”完成的封闭状态,形成一个大学、政府、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完整体系。□
(作者系南京大学校长、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
江苏科技创新如何再上新台阶
黄 维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当前科技创新如何再上新台阶?
首先,基础研究是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的起点。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强原始创新,全力以赴促成“颠覆式”创新,引领“换道超越”。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原动力,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我国研发投入总量和比例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基础研究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部分科技发达国家平均为20%左右,我国长期徘徊在5%左右。江苏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应该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上大力鼓励基础研究,扶持和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携手开展基础研究,积极推进以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专业性、开放性、基础性大型研发机构建设,将江苏原有的科教资源盘活,从而释放出不竭的创新活力。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江苏能够引领科技创新的高端人才还不多,应进一步面向全球招徕顶级人才,同时要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打破束缚人才的制度羁绊,在管理权限上赋予创新领军人才、科研项目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更大的决定权和支配权,最大程度释放人才的创新潜力。
科研评价是科技创新的“指挥棒”。科研评价必须过好“质量关、人情关、功利关”这“三关”。就管理部门而言,必须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政策,从制度上屏蔽人情因素干扰。应逐步增加国外同行评议的权重,尤其应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更加注重科研成果创新力、影响力。同时,加强异议处理制度和可追溯、可撤销机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学,推动科研评价体系走向法治化、科学化。□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优化制度为创新清障
俞 军
“要推动改革和法治两个轮子一起转,让制度环境一年更比一年优。”省委书记李强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大会上这样指出。
很多企业家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好政策都捂着,信息不透明。这恰恰表明在创新领域存在着不必要的审批,政府管得太多。一家企业从准备创立,到产品面向市场,要经过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若干个章要盖,若干个部门要跑。比如拿营业执照面临着226道许可,施工时面临着66道审批、90多个公章、53项收费等,生产时也要生产许可证,涉及100多个类别、2080个品种,还有年检、年审等等,耗费了企业大量的精力和成本。
制度优化是为创新清障、为富民开路。企业投资,能不能与政府不见面?这样就可以减少交易,压缩腐败空间。要实现让企业办事受尊重、老百姓办事不求人,需要更彻底地放权,还需要更有效的监管,建立健全企业、中介、自然人和事业单位的信用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联合惩戒机制。
按照我省规划,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继续发力,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实现省级部门“不再审批”、市县区扁平化管理、一层级全链条审批,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为群众“增利”。□
(作者系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化科学中心
阮仁良
科学中心是体现一个地区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科教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江苏是科技大省,但科技场馆的建设明显落后于许多地区,迫切需要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化科学中心。
就国内而言,广东科学中心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总投资为19亿元;上海在市中心区域新建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投资为13亿元;目前,上海正在启动建设一座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天文馆,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相比之下,江苏科技馆建筑面积仅1.38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只有6千平方米,展品项目也过于陈旧,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文化需求,与浙江、广东、上海等省市级科技馆差距明显。
就国际而言,我在多年与国外的科技交流中发现,国外的科技课、自然课会在科技场馆里上,孩子们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还能体会到声光电带来的实践乐趣。江苏也应该引入这样的教学方式,但由于江苏的科技场馆过于老旧,现代化水平不高,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因此,我们可以江苏科学中心名义开展立项建设,以省科协为规划建设主体,计划主体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辅助配套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总投资预算15亿元(不包括土地成本),由省政府统筹、资源整合,按科学中心三年建设周期,省级财政按每年设立4-5亿元项目建设专项经费,2017年底完成规划设计及相关准备工作,2018年完成基础设施土建和内部装修工作,2019年底完成展教工程并于年底前对社会公众开放。□
(作者系省科协副主席)
弥合科技成果转化间的缝隙
沙 敏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首先应该是企业本身的一次再造和创新。国外大的科技成果,往往都是诞生于一个企业圈,不是诞生于一个企业,而是一众企业。所以,中国要迎来现在科技创新真正的春天,首先企业要建立一个开放合作的机制,这是全社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枢纽。很多科技企业,开始在内部设立创客计划,吸引员工围绕自己主产业的创新,并且让所有获得市场认可、用户认可的成果,能够分享到科技成果的首次乃至长远的股权利益分配。
另外,现在高校和企业之间还是有比较大的缝隙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企业自身的发展,很多都是来自于跟高校的合作,当然都是我们主动跟学校连接、合作的。现在的高校必须和企业一样,从用户的角度,去想同一个问题,这样大家的距离才会走得近一些。
高校要有一些基础性的、核心的颠覆性的技术诞生,仅限于建一栋楼是不够的,要吸引更多的社会企业到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产业或者基础技术应用研究的载体,这样就能把高校核心技术的能量、理论研究的能量和企业应用研究的能量、用户连接的能量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满足用户需求的动作。
除了校企合作,我们还要营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大环境。因为大家是在一个共同成长的生态里面,在共赢的情况下取得技术、模式、市场等方面的共同进步,然后共同来创造价值、分享价值的。在江苏特别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的今天,我们要呼唤的是大家共同的思维方式转变到合作上来,转变到共建生态上来。□
(作者系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苏未来的制造业需重视对蓝领的培养
罗兰·盖尔克
江苏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中心之一,去年12月份江苏联合国家工信部举办的全球智能制造峰会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为响应江苏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方面的战略举措,博西集团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推动自身智能制造和创新升级。2016年11月投资4亿元在南京建立大中华区研发中心,按照德国总部研发中心的标准来设计,拟配以最先进的技术与设施,将全球前沿的理念和科技本土化,侧重互联互通、智能家电、工业4.0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这也是博西家电对江苏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持与承诺。
江苏“十三五”开局发展,制造业现在已经迈入智能制造时期,这对制造业工人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新型机器的使用,智能制造的发展都需要蓝领工人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水准。因此,要重视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不仅要将高端人才吸引到南京,让他们留在南京,更要注重蓝领工人的培养。
在这方面,博西集团在1996年就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引进中国,2006年与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办“博西华班”,学校与企业定向培养所需人才,学员从一入学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毕业后即可进入博西家电的相应岗位工作。□
(作者系德国博西家电中国区总裁)
以“人才黏度”增“创新浓度”
刘根生
科技创新需要“浓度”,即人才和创新要素聚集度。哪里“创新的浓度”更高,哪里就能成为创新高地。
以色列只有800万人口,却有近4万名科学家,“不少改变世界的关键技术就来自以色列研发中心”。硅谷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周边,那里地方不大,但实验室、科技公司、投资机构、中介组织等密密麻麻。
“人才黏度”如何,则决定了“创新的浓度”如何。哪个地方环境更适宜,“人才来了就不想走”,哪个地方“创新的浓度”就会更高。当“创新的浓度”超过临界值就会爆发出巨大能量。
人才是分层的。一个顶级人才往往能率领团队突破重大技术,带动一个学科,催生一个产业。顶级人才致力于重大原创,冲击着顶尖难题,其消耗自然也更大,以“人才黏度”增“创新浓度”,就得更加注重把有限之“水”浇到“壮苗”上,使其能静下心来搞科研,收益与贡献相匹配。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创新是座“金字塔”,需要不同层面人才互相支撑。有“高原”无“高峰”不行,无“高原”也很难冒出“高峰”。何况,创新领军人才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起来的。故而既要给顶尖人才以顶级支持,又要努力为成长中人才营造良好条件。
最近,江苏出台《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我们应带着危机感创造性落实各项人才新政,切实增强人才与当地的“黏度”,以“人才黏度”增“创新浓度”。一个“创新有机会,创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的地方,永远充满生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