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媒体报道

洪银兴:破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政藩篱

发布于:2015-07-01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常州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我一直十分关心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欣闻常州作为江苏省产城融合改革试点城市,正在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来推进全市范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我想就此谈几个观点。 习近平指出: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这应该成为“十三五”期间发展的基本方针。就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既要遵守经济规律,又要遵守自然规律。这也成为常州实施新一轮区划调整的指导思想。 1、重塑经济地理 2009年世界银行发布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该报告研究了地理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论述了地理空间在区域发展政策中的地位。该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克服地区差异的重要趋势是重塑经济地理:在毗邻城市推进区域一体化,形成具有内在经济联系并相互促进的经济板块,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我想常州区域行政调整正是这个重塑经济地理的思路。重塑经济地理的思路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提高经济密度,实现经济集聚。密度是指每单位面积的经济总量,反映经济的集中程度,经济越集中的地方往往发展也越好。旨在提高单位土地产出密度的产业空间重组路径如下:一是促进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区域一体化范围扩大的制度优势,有效实施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为重塑经济地理腾出空间。二是推动产业地区重组,在地区层面上寻求产业群的分工与错位发展。三是价值链集聚,企业按照价值链实现分工、匹配与集聚,将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分工格局。四是培育战略性产业,创新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产业创新,按照本地区在全球分工格局和地区分工格局中的定位,选择合适的先进技术进行集中推广。只有产业与企业组织不断实现空间重组,只有区域经济拥有较强的产业结构更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活动和价值创造的密度和高度。 其次是缩短距离,降低运输成本。距离主要是指经济(时间)距离,是指商品、服务、劳务、信息等到达经济聚集中心的距离,标志着生产要素的集中速度,劳动力的流动程度和物流成本的高低,具体体现就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是否先进。毗邻地区发展状况至关重要,增加和毗邻发达地区的联系,缩短距离,是实现长期生活水平趋同的最高效的、现实可行的途径。缩短地区间的经济距离的主要途径:一是完善交通型基础设施。二是提高信息型基础设施水平。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区域的行政藩篱阻碍经济距离的缩短。 第三是减少分割,建设统一市场。分割是指地区之间商品、资本、人员和知识流动的限制因素,通过打破封闭、打破分割的体制和政策的实施,实现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减少地区分割的基本途径:一是地区功能定位,功能定位准确就会促进产业分工、避免过度竞争、减少地区分割,以企业的专业化和地区层面的多样化获取区域范围经济利益。二是推动同城化建设,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对外经济联系的窗口,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集聚中心, 是信息、知识、技术以及公共产品集聚中心,毗邻地区与中心区融为一体,可以扩大中心城市不断增长经济密度所带来的受惠范围。显然,减少区域的行政分割首先是打破区域内的行政分割,实现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培育更大的规模经济。 2、延伸空间尺度 区域现代化有个空间尺度问题。现代化不可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率先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区域发展的能量所需要的发展空间是逐步扩大的。过去讲“螺蛳壳里做道场”,指的是发展初期的状况。以苏南为例,20世纪80年代,发展乡镇企业可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当时经济发展的能量集聚以乡镇为单位,就有乡镇经济之说;到本世纪初,发展开放型经济,举办各类开发区,经济能量的集聚超出了乡镇的范围,园区成为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于是出现撤乡并镇、发展县域经济的概念。到2010年前后开始发展创新型经济,经济能量的集聚,超出了县域的范围,于是出现撤市(县)建区,出现市域经济。例如苏州,在县域经济阶段,吴江撤县建市,前年苏州进入市域经济阶段,吴江又撤市建区,成为苏州市的一个区。当时我去过吴江,就其实力来讲常州目前的哪个县市都达不到吴江的水平,就其与苏州中心城区的距离来讲不会比目前的常州下属的几个县市近。经过几年的发展,苏州包括吴江在内经济规模和产业水准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这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行政区划不能一成不变,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及时调整。 3、推进产城融合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产”与“城”相伴而生、共同发展。常州地处长三角的地理几何中心,交通便捷,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交通区位、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民生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然而,目前常州的产与城并不协调,产业发展能力大于城市要素的供给能力,原因就在于城市框架太小,伸展不开,出路是通过区域内行政区划调整,拉开城市框架。 以新一轮区划调整为先手棋,扎实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是常州全面深化改革,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展现新作为,加快建设新常州的关键举措。对此,我提五点建议:一要优化产业与城市的空间布局,促进产业与城市的互动,整体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前,常州既有大量企业分布在乡镇,也有大量企业分布在国家和省级开发区。总的来看,分布在一北一南的常州国家高新区、武进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得比较好,产城融合度高。而东西部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还比较滞后。常州应提升南北,拓展东西,“两驱”变“四驱”,不仅动力更强,而且形成新的增长点。二要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建立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到常州创新创业。三要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建设一流城市。要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规模和空间布局,特别是生态建设要高度重视。四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市民的幸福感。五要更加注重城市文化建设,使传统特色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交相辉映,形成常州的城市特色和城市品牌。 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重在科学规划、持续推进。欣然可见,家乡人民以此次区划调整为新的起点,正努力地建设着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常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