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家王德滋———平生立志万山间
2009年07月13日 11:2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谢文哲
1992年至今,王德滋院士任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百年校庆期间,他在校园留影。 王德滋与夫人洪奉青在家欣赏一件青铜器。
下放农场期间,白天8小时强劳动后,晚上没什么事。王德滋觉得这时间浪费得太可惜了,就利用农场每月放假回南京的机会,带回一些英文的地质专业书籍。开始时候不敢公开看,就拆成散页夹在杂志里面,悄悄地看。农场夏天蚊子又多又大,他就躲进闷热的蚊帐里面坚持学习。
1976年,10年动乱结束,科学春天到来了。
1978年至1984年,担任南大的副教务长;1984年至1988年,担任南大副校长,这10年的工作异常繁重,他每天至少要工作12小时以上。王德滋给自己定下的要求是“双肩挑担不歇肩”,一副是学校行政工作的重担,必须认真挑好,不能有任何松懈,因为这关系到南京大学整个事业的发展;还有一副是“轻担”,那就是自己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主要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轻担”虽轻,却从未放下,做到常流水不断线。
许多南大人至今都还记得,王德滋曾讲过这样一段质朴而隽永的话:“我们的任期是有限的,南大的事业发展是无限的。我们应该在有限的任期内努力工作,对南大的历史和未来负责。”
踏遍青山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王德滋依靠罗盘、铁锤、放大镜这3件“法宝”,踏遍了福建、江西、浙江3省的山山水水。
1997年,王德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那年他正好70岁。他谦虚地说,“尽管我很努力,由于自己花在科研的时间毕竟相对较少,比我的同龄人还是慢了一拍。”
天道酬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王德滋依靠罗盘、铁锤、放大镜这3件“法宝”,踏遍了福建、江西、浙江3省的山山水水。他数十年持续不断地开展花岗岩研究,并把花岗岩和火山岩及其成矿关系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科研工作推进到一个更新的境地,其创造性的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对找矿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王德滋在国内较早注意到酸性、中酸性火山岩与花岗岩的成因联系。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浙江莫干山地质考察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山麓是大片的花岗岩,山顶却为流纹岩,二者之间无明显界线,而是逐渐过渡。后来他在浙江桐庐又发现类似现象。这引起了他的深思,认为花岗岩与火山岩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于是,王德滋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次火山花岗岩”这一新理念,并在《中国地质》刊物上发表了这一观点。此后他又进一步提出,在时间、空间和成岩物质来源近于一致条件下,花岗岩实质是流纹岩、英安岩所构成的中心式火山机构的“根”,形成了在成因上有机联系的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并通过大量野外考察,证明其观点的普遍性和正确性。几乎与此同时,美国著名岩石学家R·L·Smith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西部圣胡安火山也有类似发现。可以说,王德滋在火成岩研究上的一个突破,是他的一个重要研究特色。
上世纪80年代末,王德滋在江西首次发现证据确凿的S型火山岩,它向东延伸至浙江境内,呈带状分布;后又在武夷山西坡发现另一条与斑岩锡矿有密切关系的S型火山岩带。经过多年研究,他将S型火山岩划分为富水、贫水和富氟3种类型。这项研究工作,不仅修正了海外专家的片面观点,且大大深化了对S型火山岩形成机制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王德滋将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同熔型,另一类是陆壳重熔型,并研究了它们的制约因素和成矿专属性,深化了对华南金属成矿分带的认识。在多年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他和同事们合作撰写了英文专著《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及其成矿关系》。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