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昭瀚 朱庆葆:迈向经济与文化的现代化
发布于:2012-04-21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盛昭瀚 朱庆葆:迈向经济与文化的现代化
江苏省社科界第五次学术大会高层论坛发言摘录
[发布时间:2012-04-1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 盛昭瀚
创新经济需要制度保证和文化催生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因其智能电子系列产品而取得了骄人的公司业绩,其产品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苹果公司的产品不仅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更实现了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的完美结合。乔布斯在互联网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变的关口,把终端产品与个性化服务平台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为亿万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可能,更适合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市场需求。
苹果电脑公司提供的服务性产品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支撑。事实上,苹果公司成功联合了其他公司与个人,构建了一种崭新的制造与服务供应链,在这个供应链中,因为科学整合了客户价值、赢利模式、关键资源与运营流程等资源要素,不仅延伸和提升了供应链的功能和价值,而且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包括“硬产品”与“软服务”的综合供应链在抗风险、赢得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
苹果的成功进一步昭示了在后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的发展将是一个大趋势。事实上,国外不少制造业企业在发展战略上,已经把企业功能或企业产品内涵不断地向“服务”转化。简单地讲,企业不再单纯卖产品,还卖服务,是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的服务,如此,不仅赢得了顾客,拴住了顾客,而且避免了因产品同质化而出现的价格恶性竞争,真正体现了企业高端的创新理念与创新战略。
仔细研究苹果公司产品的创新过程,不难发现,它本质上是企业在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由极具创新意识与创新激情的企业家和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获取企业利润、赢得企业市场主导地位的一种经济行为,这种行为需要制度性保证与文化催生,需要社会的宽容,需要公正的规则和巨大的违规成本惩罚等等,这些因素缺一不可。而且,不能只看到苹果公司与乔布斯成功的表象,更要看到其背后带给我们的多方面的深刻思考。那种简单地模仿、形式化和概念化的学习或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式的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企业有价值和有长远意义的创新。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朱庆葆
推动大学文化的科学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离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最主要的差距是文化差距,是大学文化的弱化与缺失。一些大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日趋凸显,甚至大有汹涌蔓延之势。要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一是既要逐步稳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又要实行“分类分层次指导”的管理方式,让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起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双重使命;二是要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立健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自主办学和学术自由的现代大学制度。四是国家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五是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建设大学文化:一是要坚守理想主义,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凝炼具有大学特色的价值文化,这就是大学精神;二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强调文化育人;三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理论创新和思想引领;四是加强文化自觉,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五是繁荣社会文化,服务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