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媒体报道

刘志彪:凝心聚力 共同谱写新篇章本报连线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解读谢正义讲话

发布于:2012-04-13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刘志彪:凝心聚力 共同谱写新篇章 本报连线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解读谢正义讲话 [发布时间:2012-01-1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人物名片  刘志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委员,江苏省首席中青年科学家。   核心观点   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敲定后,最忌讳一任领导一套办法,各走各的路,那样做违背科学发展观精神。“三个扬州”建设与省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多项耦合,不提新口号、不提新目标,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走下去,一定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本报记者 周晗      谢正义同志关于“凝心聚力抓落实”的论述,既体现了扬州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力量和动力源泉,更显示了扬州把实施“八项工程”、建设“三个扬州”作为推进“两个率先”实现路径的决心和信心,这是秉持科学发展观,阔步迈向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刘志彪对“一张蓝图绘到底,凝心聚力抓落实”的表述感触较深。当今时代,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但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不能变。   关键词 争先领先   这是建设“三个扬州”必然要求   今年1月5日,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明确了新的方向。扬州提出“三个扬州”建设战略目标,不仅耦合了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符合扬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长远利益。   我们在加速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阔步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免不了需要拿出发展规划、画出发展蓝图,并且要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科学精神,否则一任领导一套办法,各走各的路,那就与科学发展观精神背道而驰了。   谢正义同志讲话中的核心思想令人欣慰。特别是有关“凝心聚力抓落实”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指导意义明确,工作要求具体,语言简短质朴,作为一个地市“两会”上讲话,有这样的求真务实精神已在“争先领先”上快人一步。争先领先、创新创造不仅是践行新时期江苏精神和扬州城市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两个率先”、建设“三个扬州”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为民利民   这是发展的根本落脚点   应该说,“十二五”开局之初中国各地政府都制定了发展规划,很多地区都提出了发展的美好蓝图和建设的宏伟目标,但发展过程中千万不可有“政府万能”的错觉,不能有大包大揽去“统”的想法,去解决一切社会经济问题。说到底这是不相信市场的力量、不愿意利用民间的力量,或者不愿意在市场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作用。   发展,为民利民才是根本落脚点。这一点,从谢正义同志的讲话中我们就不难发现,扬州发展思路清晰,战略目标毫不含糊,真正做到了“民生为上”——始终把民心民愿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利民作为“第一选择”,把求真务实作为“第一标准”。   做到“三个第一”不容易,在扬州,连续11年11个民生“一号文件”倾财力、大投入,凭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的契机,把真金白银的投入变成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便利和享受,这样的坚持、这样的“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令人敬佩。       关键词 能力作风   这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是江苏乃至扬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内涵。但现代化本质上是在人的需求牵引下的发展过程,需要依靠人去实现现代化,进而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不是为了现代化而现代化。从这个意义来说,凝感恩敬畏之心,聚不懈奋斗之力,抓能力作风落实就成了重中之重。只有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把精力用在造福人民上,把本领施展在转型发展上,把功夫花在重点难点突破上,勤力工作、勤勉干事,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造福更多百姓,才能做到如谢正义同志讲话中所说:经得起人民的评判、同行的评价、后人的评说,经得起自己党性良心的拷问。   刘志彪相信,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凝心聚力抓落实”,广大扬州人民就一定可以用心感受到幸福,用心创造出幸福,用心收获到幸福。 2012.1.11 扬州日报 周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