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媒体报道

南京大学都有为院士来校为生科院师生作专题报告

发布于:2011-04-25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为提高我院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同学们对人生的感悟,2008年11月16日下午2点,我院特邀请南京大学物理系都有为院士来校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人生的旅程》的专题报告。我院近四百多名师生员工一起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闫祥林主持。      

首先,闫书记结合学院分党校工作安排、未来科学家论坛活动及就业指导课程,阐明了举办此次报告目的及意义,简要介绍了都有为院士的研究方向及取得的骄人成绩。经过简短的介绍之后,都有为院士就开始了他关于人生旅途的励志报告。    

报告一开始,都院士以孔夫子的名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作为切入点,提出每个人都应该以乐观、奋进、团结、友爱的精神面貌来创造美好的人生。然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的基础上,做到不“越规”。对于我们大学生,都院士也是寄予厚望,他介绍了牛顿、爱因斯坦、诺贝尔、爱迪生、比尔盖茨、邓亚萍、张海迪等成功人士的人生和他们成功的原因:锲而不舍、认真思考、敢于创新。接着,都院士还举了林榕秋、黄禹锡等反面事例,告诫大家在科研工作中应该做到诚信,不得弄虚作假。    

在提到诺贝尔奖时,都院士指出:创新思想,是我国要获得这项荣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并提出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我们大学生要为自己开创广阔发挥的空间,要有更广阔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要从我们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我们的创造性。都院士还从众多的诺贝尔奖得主的身上为我们总结了几点启示,如要受到良好的教育,要有献身于科学的精神,要有求真务实、严谨的态度,还要谦虚好学、勤奋进取等。    随后,都院士以阿炳、霍金、张海迪、和志刚等残疾人的成功事迹为例提出当代大学生应自强不息,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该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的身体是大家最宝贵的财富,同学们应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同学们应做到忍让、宽容,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最后,都院士勉励大家应努力学习,天才只有从勤奋中才能产生。    

都院士精彩的报告之后,学院党委副书记闫祥林老师进行了精炼而概括的总结。在场的同学们对于这次让他们受益良多的报告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此次专题报告使同学们对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成功的人生旅程及他们的成功原因有了较深的了解,并对自身的人生有了更好的认识及定位,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勤奋学习的动力,使大家受益匪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