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媒体报道

志存高远 成才奉献——我院特邀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韩星臣教授来院作报告

发布于:2011-03-11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志存高远 成才奉献——我院特邀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韩星臣教授来院作报告 2010-3-18 [浏览:955次] 页面功能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人类的心灵有一个特点,当他得到对美好事物的甜美愉悦的感受,如果不同时与另一颗心灵分享这种感受,那他仿佛在这些美好感受的重压下难以自持。”一段别林斯基的名言再次拉开了我院名人大讲堂的帷幕。在3月17日的名人大讲堂中,学院请来了著名学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韩星臣教授,作了一场名为《志存高远,成才奉献》的精彩报告。 “你们领得了人生的幸运入场券” 面对在场的近1000名学生,韩教授真诚地表示庆贺,“你们已经领得了人生的幸运入场券。”韩教授认为,当代大学生是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时代的宠儿,是全国570万在校大学生中的一员,是同龄人中的幸运儿,更是家族家庭的骄子,是独生的“龙”和“凤”。作为幸运的一代,当代大学生要学会立志、求知和奉献。 “人因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信与义” 韩教授认为,人应当是有追求、有目标、有志向的。天、地、人,人靠气,气者,志气、气节也。他认为大学生应当明确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对于如何立志,韩教授告诫同学们要“有想法、有打算、有计划、有目标”。谈及立什么志,韩教授认为,有不少同学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政治选择,政治方向,一经确定,就要为此而奋斗。韩教授已经入党五十年,他这样写下自己的心声“党给了我一切,胜过我的生身父母。我热爱党,超过我的双亲。爱父母直至他们临终;爱党直至自己生命的终结。我爱我的单位,活着是光荣的南大人,死了是不泯的南大魂”。如此志向,信仰,追求,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求知是人的精神追求,不单是谋生手段” 韩教授认为求知是人之本能,是人的精神追求,不单是谋生手段。求知,是要讲求做人之品,处事之道,专业基础,思维方法,实践技能,接触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力求全面发展,力争提高素质。他希望同学们把握现在的好时机,努力求上进。对于学校,韩教授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他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指出,“为人师者,为人长者”,必须有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对于如何求知,韩教授指出,一是要遵循教育规律,理解教育本质;二是要提高三个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健康素质;三是要提倡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是要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奉献无论大小,精神总是可嘉的,是值得称颂的” 在韩星臣教授看来,奉献无论功绩大小,都是值得尊重的。他认为,并不是奉献大者为成就者,成功的标准应是立下了奋斗目标,付诸了努力,过程尽心尽力,成功或失败,都足可自慰。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自我,因为“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机会主义的智慧。”如何做出成就,奉献社会。要看环境、机遇以及能力水平。 韩星臣教授还与师生们分享了他的人生目标,从“情、理、事、行”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好干部,做一个优秀的党员。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做事,关键在做人……”韩教授大半生的人生感悟、真情流露、坦诚交流,赢得了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 二个多小时的报告,韩教授引经据典,以大家、名家、身边的人和事,结合自身的经历,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也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思考命题。院党委书记杨治华总结这场报告为“一场立意深远,精彩震撼的报告”。现场,韩教授还送上亲笔书写的题为“教化无私”、“凌云壮志”的两幅墨宝,勉励学生和老师,在场所有师生再一次报以热烈经久的掌声。 全院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分团委书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近1000名学生聆听报告。报告会由院党委书记杨治华主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