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29日,建国以来的几代南大人共聚一堂,纪念郭影秋校长百年诞辰,深情缅怀这位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和明清史研究做过重要贡献的老校长。
1957年9月,郭影秋为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主动报告党中央,辞去云南省省长之职,到我校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来南大时,反右斗争,“大跃进”等诸多运动接踵而来,对学校教学科研冲击很大。郭影秋强调教学是高校的“主线”,在全校运动大会上,向全校发出“坐下来,钻进去,认真读书”和“教学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号召。在贯彻《高教六十条》时,他又提倡“有经验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老教师上第一线”。郭影秋重视科学研究,1958年曾提出“教学为主,科研突出”的口号,并根据国家科技、经济发展和学校已有的基础,“狠抓尖端,重点攻关”。60年代初被誉为南大科研“五朵金花”的华南花岗岩及其成矿规律的研究、内蒙草原综合考察、分子筛研究、金属缺陷研究、大米草的引进与推广,就是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并形成特色的。1960年10月,南大被列为国家直属的重点高校。短短几年,郭影秋便把南京大学治理得有条有理,教学与科研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很快跨入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行列,郭影秋校长也随之成为一位深孚众望的大学校长。在南京大学工作的五年八个月的时间,成就了一段“不当省长当校长”的佳话。
党委书记洪银兴在发言中提到,郭影秋老校长在学校发展的困难时期,尊重高校发展的自身规律,倡重教之风,身先垂范,带出南大一批素质优良教学科研人员和行政干部,践行了南京大学“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风,他提倡的“欀木精神”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缅怀郭影秋老校长,更是要学习他的精神,为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校长陈骏主持座谈会。他指出南京大学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要传承南大精神,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郭影秋同志的儿子、郭影秋同志执长南大期间的同事、相关专家和南大师生代表,一起缅怀了这位不仅为南京大学教育事业、更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做过重要贡献的老校长,并共同前往南大校园二源壁旁,在郭影秋校长的青铜塑像前献花。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校党委副书记任利剑,老领导陆渝蓉、韩星臣、陈懿、袁相碗、许廷官、袁传荣、欧阳容百、尹振民及相关部门领导等。(李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