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媒体报道

沿海发展要聚合资源 访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

发布于:2009-09-15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江苏沿海发展规划进入国家战略,这个历史性机遇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放大战略效应?8月28日,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在接受专访时提出: 要充分利用江苏沿海发展进入国家战略的契机,积极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在全球范围内聚合发展资源;沿海三市应淡化“中心”意识,强化特色,凝聚合力,共建“中心”;全省要确立“泛沿海观念”,尤其要发挥沿江地区的作用,使之成为沿海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国家战略的含金量 不是给钱给项目,而是引导要素流入 省域发展规划进入国家战略,能给江苏带来多少项目、资金和政策?这为全省上下普遍关心。洪银兴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维度,阐述了他的理解。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掌握的资源是资金和项目,地方向中央要项目要资金;改革开放之后,在发展乡镇企业、引进外资阶段,市场经济逐步确立,资金、项目可以借助市场配置,政策成为国家掌握的资源,地方主要向中央争取政策支持,最重要的是税收减免;而现在,随着改革深入,政策趋向一致,地方寻求国家支持,改从‘要政策’转向‘要战略’——使本地区发展进入国家大的区域发展战略。” 洪银兴认为,进入国家战略,得到的是国家整合资源、引导资源的能力。“现在,对于列入国家战略的地区,国家不是简单地给项目给税收,而是在交通配套、高科技支援、扩大开放度等方面,给予综合的支持。”国家战略最大的含金量,是通过国家发展规划,引导要素资源流向。“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战略,都是导向性战略,它能引导国家不掌握的市场资源、国际资源,流入这些区域。像天津滨海新区,进入国家综合改革实验区,空客这样的跨国公司很快来了。” 江苏沿海发展规划升级国家战略,沿海三市要调整机遇观,不能停留于要资金要政策思维,必须利用国家战略的导向性,做好环境,吸引国家所不掌握的要素,集成大发展的各种能力。最近,省领导带队到日本,到北京、上海,推介江苏沿海开发的项目,就是在大打国家战略牌,吸引发展要素流入。 经济洼地的非常规路径 合力共建区域中心,以特色吸引要素 作为省域经济的“洼地”,作为全国沿海经济带的“短板”,江苏沿海地区建设东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必须走非常规的路径,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非常规的发展,依赖于非常规的思维。“首先,必须确立范围经济观念。在同一区域范围内,怎么做到要素配置最经济、区域整体竞争力快速提升?国家发展战略不是单个地区的发展战略,沿海三市不能各搞各的,不能孤立地想自己怎么做,能得到什么利益。国家战略要考虑整个区域的生产力布局。如果大家都想成老大,都想以自我为中心,都想建自己的大港口,沿海整体的区域中心就很难形成。要有合作有分工。” 洪银兴强调,在江苏沿海,三个市范围都比较小,经济都不发达,现在不是谈以谁为中心的时候,而是谈特色,“每个城市淡化追求中心意识,合力营造中心,对接国家战略;每个城市应追求形成特色,以特色赢得各方的支持。在江苏沿海,南通工业基础最好,可以成为长三角和沿海战略的连接点;连云港的港口建设条件更好,是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腹地更广;而盐城,滩涂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生态资源丰富,吸引、承接制造业的基础好。珠三角发展态势不如长三角,很大程度上因为多中心,大家抢着当中心,弱化了整体的竞争力;而长三角中心突出,大家都想着跟上海接轨,有着明确的向心力。” 国家战略不是小打小敲,弄几个项目,必须争取“中”字头的国家大项目进入,形成发展的骨干和基本架构,带动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天津滨海新区没有空客这样的大飞机项目,发展也不可能这样快!” 呼应国家战略,江苏沿海要有更高的谋划,加快建设三大中心: 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有了海港,还要建空港,开辟国际航线。 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虽不可能建成上海那样的金融交易中心,但完全可以吸引国外金融机构,搞投融资服务中心。离开区域性金融中心,国家级大项目很难展开,它们需要大量的资金。 现代制造业中心。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工业相对薄弱,必须依托临港工业,发展沿海经济带。“在产业选择上,要有新思维,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利用新能源的产业。搞风力发电,要与制造业形成匹配,不能光想着上网卖电,而忽视如何就地使用新能源。” “当年在深圳,画了一个圈,建设特区,那是给了特殊的、更加灵活的政策,属于政策创新;今天,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又画了一个圈,搞国家战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制度创新上有重大突破。”洪银兴认为,江苏沿海地区必须获得各种体制上的支持,建立和国际更加接轨的制度,比如,自由贸易港、保税区,吸引国际要素进入,发展加工贸易。“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江苏沿海可能是最闭塞的地区。要建设国际博览中心,提高国际化水平,从而带动区域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是江苏沿海跨越发展的三重动力。“实施沿海战略,要建设沿海城市带。”洪银兴认为,沿海城市不能建成港口城市,而应建成滨海城市。“港口城市围绕港口建设城市,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都是服务港口,功能单一。青岛是典型的滨海城市,绿化非常好,是宜居城市。国家战略里也提出,江苏沿海要建成生态宜居区。沿海城市建设观念要转变,定位要调整,城市风貌要有大变化。只有城市宜居,生态优美,设施现代化,包括人才、国际金融机构在内,各种要素才能被吸引进来。” 省域参与的“泛沿海观念” 沿江城市到沿海建飞地 放大国家战略效应 沿海发展不能局限于沿海三市,全省要确立“泛沿海地区”的概念。这是洪银兴特别强调的观点。 “沿海发展不只是沿海的事,沿江的城市应主动和沿海对接,要把自己看成沿海的城市。离海几百公里,都该叫沿海,而且江海本来相通。”洪银兴指出,经济容量超过国土范围,国土资源不足,发展腹地不足,是沿江城市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沿江城市要放下架子,主动融入沿海,把经济能量向沿海辐射。他建议,每个沿江城市到沿海搞一块开发区,就地利用沿海战略,建发展“飞地”。“这就是制度创新!当然,沿海地区要有长远眼光,谁来建开发区,若干年内,GDP、财政、税收统统归你!这对大家都有好处。苏南解了腹地之困,腾出空间搞高科技产业,而沿海地区就业解决了,市场繁荣了。只有这样,发展才能快起来。” 沿海战略不是沿海城市的事,沿江城市要分享沿海战略,放大国家战略的效应。“沿海战略被称作江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事实上,沿海三市带不动全省发展,带不动国家战略,沿江地区的加入才能带动沿海战略的实施。” 洪银兴认为,沿海地区要承接上海、苏南的制造业转移,绝不能从头再来,复制苏南发展道路,转移的过程也是升级的过程,比如,同样上钢铁,在苏南用煤电,到沿海是用新能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