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媒体报道

孙义燧--好奇成就追星者

发布于:2009-03-31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院士箴言:我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就是拥有一颗好奇心,活到老,好奇到老。 【简介】孙义燧,天体力学家。1936年12月20日生于南京,籍贯浙江瑞安。1958年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组委、国家“九五“攀登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基础研院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学、天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物理学、天文学)专家组召集人之一。主要从事天体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与合作者一起对给定的三体位置解决了三体轨道的变化范围问题:首先发现并与合作者一起证明了近可积三维保体积映射存在充分多的二维不变环面,由此结果可以否定保守系统中的拟遍历猜测和Pesin的正Lyapunov指数猜测,而正Lyapunov指数是一个系统具有混沌运动的标志。著有<摄动理论》、《哈密顿系统中的有序与混沌运动》、《现代天体力学导论》等专著。科研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看历史散文、武侠小说,游泳,陪老伴散步,看中央台的《动物世界》,都是孙义燧的业余爱好。用他自己的话说,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互通的,就像天体力学和毕加索画作都能体现抽象空间一样。 心系家乡教育倡办温州大学 作为温州近代教育开拓者孙诒让先生的后人,孙义燧对家乡的教育事业投入了很多的情感。温州籍十院士联名提议合并组建新温州大学,少不了他的功劳。 

2005年4月,在南京的瑞中校友讨论校庆献礼时,南京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彭云楼提出让瑞安中学的名字随着小行星“上天”的建议,得到校友的赞同。因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很多研究人员都是孙义燧的学生,孙义燧希望他们对此事给予积极支持。他们也的确非常努力地促成此事。他们认为:瑞安中学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为我国最早的数学专门学校之一,一个多世纪来办学业绩突出,培养了众多的人才,具备申报小行星命名的条件。2006年9月9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上报了“瑞安中学星”的申报材料,并得到了批准。这次孙义燧看到由校友捐资兴建的“瑞安中学星”纪念碑落成了,很高兴。瑞安中学也成为全国第一所命名小行星的中学。为给家乡高等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出谋划策,他又破例接受了担任温大城市学院名誉院长的聘请,决心今后在延揽专家、促进学科建设等方面尽己所能。“温州人是特别恋家乡的,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事,只要家乡需要。”孙义燧说,在外面听到关于温州的正面消息是最高兴的,听到别人批评温州时则觉得很伤心。 

几年前孙义燧与几位温州籍院士一起,积极响应谷超豪院士的动议,和谷超豪院士倡议创办了温州大学。如今温州大学正式挂牌了,这是温州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温州人为此感到欢欣鼓舞。孙义燧一直很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在他看来大学实行开门办学是可以的,把有真才实学的企业家请进课堂为学生现身说法,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但是,他总觉得一定要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功底的企业家。前段时间,有的大学把一些名作家聘为教授存在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这个道理。综合性大学有它自己的培养目标,与高职还是有区别的。 

“只会做题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孙义燧说,和他快乐的童年比起来,现在的孩子要累很多。好奇、兴趣和恒心是做好一件事的必备条件。他希望青少年朋友们在打好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起爱问为什么、爱动手实践的好习惯。因为未来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正需要这样一批有好奇心的人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