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频道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姜颖)今天,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做客人民网,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遏制高层次人才流失等问题,并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听说您这次带来的提案涉及到高级人才的流失问题,此前媒体报道说您建议要大幅度提高博士补助,要给“博士长个子”,您能给我们的网友介绍一下现在博士生的生存状况,人才流失情况,以及您为何要建议给博士涨补助吗? [陈骏]:我提了两个提案,一个提案是关于提高高校的退休教职工的工资问题。第二个提案是关于博士生生存提高的提案。第二个提案有三点考虑: [陈骏]:第一、我感觉到现在博士生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如果大家到高校或者到科研院所去走一走,看一看,你就会发现,无论是国家的一些重大科研项目,还是企业的一些研发项目,这些项目在第一线工作的青年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这些博士生、研究生。 [主持人]:是在读的博士生? [陈骏]:在读博士生和研究生,他们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比如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前不久对研究生生活工作状况做了一个调研,调研结果发现,在南京大学每年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情况,一般科研论文都是由研究生为主完成的,我想这个兄弟院校情况大致是相当的。它就反映了研究生确实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的生机勃勃的力量。 [陈骏]:实际上国家最紧缺的就是这些拔尖创新人才,虽然国家现在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吸引海外的一些学成归来的人才,来充实拔尖创新人才的队伍,包括党中央、国务院, [陈骏]:而博士生,实际上就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后备军。所以,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陈骏]:第三、目前研究生人才的流失现象依然还是很严重的。在过去30年当中,出国的研究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10多万人,而学成回来的,真正回国服务的,大概也就25万人左右。 [陈骏]:现在在校的全国博士生也就是23万人,每人三万元一年,算起来也就是70亿人民币,70亿人民币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修了100公里的高速公路。 [陈骏]:实际上用修100公里的高速公路的钱,来支持23万名博士生,就能解决国家现在面临的人才安全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