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骏:用70亿人民币支持23万名博士生,值!
发布于:2009-03-12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人民网教育频道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姜颖)今天,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做客人民网,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遏制高层次人才流失等问题,并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您认为现在的博士生补助提高到什么状态,他的收入状况提高到什么状态,能够达到您说的这种理想的,能够把他们留在本土,留在国内的状态?
[陈骏]:我们知道,国外的一些国家,他们为了吸引优质的生源,给研究生的待遇还是相当丰厚的,这个要值得注意。比如像德国,德国的博士生是不收学费的,每人每月提供1200欧元的生活补助。法国的做法是按照国民的平均工资来提供奖学金给学生。美国的高等教育法对研究生的待遇有明文规定,虽然美国各个高校的津贴情况差别很大,但是平均下来,美国大概每个博士生每年可以得到两万美金的助学金。
[主持人]:都达到了跟一般人的生活状态,一般的劳动者的生活状态相当的这种温饱状况。
[陈骏]:这样就能够使得这些研究生能过一个体面的生活。为什么这些研究生都愿意到这些国家去,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不需要向父母再伸手。
[陈骏]:对。到日本去的研究生,除了能够生存下去,过一些体面的生活,还能够赚一点钱,这个对他们安心地从事科研工作意义非常大,非常重要。
[陈骏]:可是我们国家的情况怎么样呢?博士生全年的各种收入算起来,加起来大概平均不到一万人民币,就是一个月几百块的样子,如果有的导师有科研经费给一点补贴,还好一点,但是补贴还是有限的。很多学科科研经费很少,补贴就很困难。比如像文科,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生,待遇就更加少,困难就更大。
[主持人]:所以在他们最黄金,为国家做贡献的阶段,他们的生活状况反而不如一般的普通劳动者,而且非常非常的简陋,贫困,所以导致了他们一心向外了。
[陈骏]:实际上一个给研究生资助的结构或者体系,实际上10年前就决定了,这10年国家进步很大,这10年以来国家变化太大,特别是工资。比如说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工资水平已经达到了将近25000元人民币一年,可是博士生的收入还不到一万元,不到一半,1/3,所以这种情况是很不合理的。
[陈骏]:这样和国家的平均工资比较接近,这样也符合国际标准。
[陈骏]:国家如果这样做,目前的条件是能够做到的。现在在校的全国博士生也就是23万人,每人三万元一年,算起来也就是70亿人民币,70亿人民币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修了100公里的高速公路。
[主持人]:能解决这些人的生活状态?
[陈骏]:实际上用修100公里的高速公路的钱,来支持23万名博士生,就能解决国家现在面临的人才安全的重大问题。
[主持人]:能把一大批人才留在国内,您觉得这个钱花的还是很值的。
[陈骏]:我觉得很值,现在国家完全有能力做这个事情,为什么我提这个提案,也是到时候了,如果过去国家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提这个为时太早,而现在到时候,有这个能力了,时机比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