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南京大学推出了学科特区制度。学科特区的推行为南京大学在个别领域占据前沿的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趁南大蒋树声校长来我校的机会,记者请蒋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科特区的一些情况。 谈起学科特区,蒋校长追述起了特区成立的情况。他说,1999年秋,他前往美国参加中美大学校长论坛。他专程到哈佛大学拜访华人学者刘建宁教授。以刘建宁为首的哈佛大学分子医学实验室,具有国际一流水准,其研究人员都各有建树。巧的是,研究人员中好几位是南大校友。他们都表示愿意回国为国家和母校做一些贡献,但是出于种种顾虑还是下不了决心。刘建宁约了他们的科研合作伙伴和蒋校长一起开了个小型座谈会,进行了长达8—9个小时的交流。一个把哈佛实验室软硬件“成建制”引进南大的想法在他心中形成了。1999年12月,南京大学第一个“学科特区”——分子医学研究所正式挂牌。这一富于想象力的设想,引起海外学者的强烈共鸣。2000年11月,以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森林与环境监测与评价中心主任宫鹏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张万昌博士、中科院遥感所田庆久教授等为主要成员的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成立。2001年6月,在量子反应动力学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纽约大学化学教授张增辉与中科院院士江元生合作,领衔成立了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 特区建设自然要有“特”的一面,蒋校长介绍说,“学科特区”按照国际惯例,采用所长全面负责制,在用人、经费管理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研究所的人员聘任十分灵活,不再是“有了人再去找课题”,而是“有了课题选择合适的人”。虽然,所长都不是全职在南大工作,但是他们联系国外优秀的学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回国,保证了有一批优秀学者在国内进行研究。此外,在实施目标考核管理方面,工资、待遇等与工作绩效挂钩,成绩优秀的,所长有权进行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者所长可以解聘。他说,所长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分子医学研究所就有两人因工作任务没有完成等原因“走人”,而这两人都是和所长关系不错的朋友。 由于机制特殊,学校在资金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三个研究所的发展形势喜人。蒋校长认为,一个前沿的学科的发展,关键是要有一些站在前沿的学术带头人。这样才能有一流的项目,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他说,三个研究所成立以来,已经争取到了一些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且,由于接触的是前沿的研究领域,这些研究所也很受到年轻学者和优秀学生的喜爱。拿分子医学研究所成立来说,两年多来,他们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科技部重大科技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项目等多项任务。经过激烈角逐,投资5000万元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的建立”也落户南大。他们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其中“尿激酶原结构功能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在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突破性进展。该所,1人获国家基金。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和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也取得若干重要成果。 面对“学科特区”取得的成绩,蒋树声校长显得很冷静。他强调,南大的“学科特区”的确发展的不错,但是它始终是一个试验,不能搞得太滥。他说,学校的改革和国家的改革是一样的,要一步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从设立一些特区开始的。等特区的优势显现后,再全面推广。学校的改革也是一样,整个学校一下子转变管理模式很困难,也是不切实际的。可以在一些学科给予一些特殊政策,等成熟后再推广。 蒋树声校长说,现在三个研究所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他心目中的成功还有距离。他指出,只有学科特区真正做出了一流的学术成绩,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才是“学科特区”这一措施根本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