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陈洪渊教授
发布于:2007-05-24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再次将中科院院士这一国内自然科学界的最高称号授予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南京大学化学系的陈洪渊教授荣幸地成为其中的一员。 清晨,笔者如约来到了南京大学化学楼陈洪渊院士的实验室。一进门,只见整个实验室宽敞简洁,空气清爽,丝毫没有想象中化学实验室的那种刺鼻的气味。陈洪渊教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笔者。他虽然已经是一位成名的科学家,但性格却非常随和。当笔者再次向先生说明来意后,他侃侃而谈,言谈中总是流露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谦虚的成功者 陈洪渊教授自四十年前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留在南大任教。他终日勤勤恳恳,致力于科研与教学,不受外事干扰,以至笔者问及以往可有值得先生铭记于心的事情时,陈院士笑着摇了摇头说“没有什么,其实一直都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所以觉得身边发生的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情,没什么的。”殊不知他眼中的这些平常,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当初,陈洪渊教授所在的分析化学专业主要的学术带头人是高鸿院士。在高先生的带领下,该专业博士点在全国排名前三位,并在1987年时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可是1991年以后,高先生等老前辈相继退休或调任,该学科的处境也就日益困难了。就在这个时候,陈洪渊教授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挑起了这份重担,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再次创业。十年来,为了继续保持该专业全国重点学科的领先地位,并能做到有所创新与发展,他与几位同事以及他的一大批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陈教授领头进行的科研攻关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最令人头疼的就是经费困难,很多实验设备都无法购置,许多重要的实验也因此而无法进行,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这并没有难倒陈教授,在化学楼内其它兄弟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尽量利用别人的设备来完成自己的实验室所无法完成的研究任务。谈到这里,陈教授自信地一笑,说到:“我们虽然没有,但我们不是孤立的,我们生活在南大这个大环境 ,兄弟实验室有、学校有啊。”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陈洪渊教授结合生命科学对电分析化学的前沿领域及仿生催化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完成和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博士点及开放实验室基金等共18项课题,在分析化学领域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生物催化、超分子组装和纳米电化学研究中,成功地构建成多种高效的仿生催化界面,降低了NADH氧化过电位600mV,并研制成一系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件;他还构建高活性含酶三维有序膜,为发展新型高效生物传感器创造了条件,并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表面活性剂对血红蛋白电子转移的促进作用,使其测定灵敏度提高了两个数级。至今陈洪渊教授已经发表论文330多篇,合编译著5部,被他人引用达600多篇次,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及教育部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人才培养奖等众多奖项。 陈教授所获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他本人却从不居功自傲。他用非常诚恳的语气告诉笔者,他从来不会去在意个人的利害得失,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当选中科院院士,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本人在这当中只是起到了作为一名学术带头人所应有的作用。这里头还包含了许多共事者的心血,这是大家精诚合作的结果。同时,在这些年里,学校各方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为他的科学研究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大环境。这些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谦虚的成功者具有的大家风范。 “有为而无为,天下为之用” 谈到如何指导学生时,陈院士说了这么一句话:“有为而无为,天下为之用。” 在陈洪渊教授看来,自己作为导师,主要的职责是在思维方法上指导学生,而每一名学生又都应当是一个有主见的思维主体,做事情要有主动性,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研究的时候,就必须让学生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不能事事越俎代庖。他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影视剧导演,把他的学生们比作了演员。他说:指导学生做一篇论文或是做一个项目,就是在演一部戏。最初,他这名“导演”所要做的只是把握好整部作品的风格和方向,给“演员们”说戏,指引“演员们”该做些什么;然后“演员们”的任务就是在“导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把戏演好、演精;最后,再由“导演”来总体审核,去粗取精。 在实际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陈洪渊教授的的确确是这么做了。他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许多东西都要他们自己动手去实践,而自己只是给予及时的指导。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他的实验室里,人们看不到一个“南郭先生”,大都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同时他还十分注重实验过去所作的总结报告。所以,在带学生的时候,他更关心的就是如何指导他们写好科研论文。他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去帮助他们。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刚一开始时研究论文往往难以令人满意,于是陈教授就会不辞辛劳地帮他们作大量的改动,一步步地指点他们如何去写好论文。经过长时间的锻炼。这批学生们到最后也都能各有所成。而对于那些底子较好的学生,他就会放手让他们自由发展,而不会有过多的干预。 这应该就是古人所说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吧。在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陈教授一直秉承着这个方法,指导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仅在2001年江苏省评选的6名“江苏省青年科学家”之中,就有两名是陈洪渊院士的学生。而陈教授自己则在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科学与人文的交融 令笔者十分钦佩的是,陈洪渊教授的知识面极为广博。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工作之余的他除了以音乐来放松大脑之外,还喜欢看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读一些史、哲著作。陈教授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讲究的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每一个做学问的人,就应当尽量地开拓眼界,同时做到有批判地接受别人的东西。虽然他自己研究的分析化学与这些先哲思想看似相距十万八千里,但他却不因此对人文科学的东西抱有门户之见。他不仅用眼去看,而且还用心去想。 在和笔者交谈时,陈教授不时地用先哲的名言来为自己所做过的事情作注解。在这当中,他提得最多的要数《孙子兵法》。他说,他经常能从《孙子兵法》中找到处理问题的灵感。或许在别人眼里,这本书只不过是一本古代的军事名著,但是在陈教授眼中这却是一部韵味深远的哲理性著作。他往往能在需要的时候,将书中的战争谋略加以灵活运用,从而使自己手头的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 同时,陈洪渊教授也非常重视对文化的学习和思考。早在1981年,陈教授便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德国Mainz大学深造。在那里,他不仅继续他的科学研究,而且还不时地探索、思考西方文化的风格、特点,寻找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交融,并从中悟出了不少道理。这为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西方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而这一切都为陈教授的科研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采访结束后,笔者告别陈洪渊教授,回头再看看这间小小的化学实验室,它依然是那样的平凡无奇。但正是在这平凡的地方,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许多象陈院士一样平凡的人默默地探索,并取得了神奇业绩。 (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