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和心中的郭影秋校长
发布于:2007-03-28
来源:互联网
文章阅读数:
近年来先后在报刊上读到几篇缅怀郭影秋校长(1909-1985)的文章,文中追念郭校长1963年调任北京以后,尤其是文革期间在人民大学的往事,以及后来辗转病榻种种,读来十分难过,所述的一些景况无论如何都无法与我心中的南京大学郭校长的器宇轩昂的形象相联系,无尽的怀念乃涌上心头。
1960年高考,我被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录取,后来气象学院单另成立,我们这批学生却留在南大上课,戴了3年南京大学校徽,直到4年级、5年级才去了南京气象学院。记得入学报到是在9月初,那天是星期六,只见南园接待新生的大同学神情兴奋地交头议论,下午郭校长要作报告如何如何。一位先来报到的新同学颇为知情地说,只要是郭校长讲话,大同学都会忙不迭地拿上笔记本就跑。我很觉得新鲜,一项例行的周六下午的政治学习,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后来逐渐明白,这一则是郭校长的演说口才,听报告就是听演讲,是一种高等的精神享受,再则是对郭校长崇高人品的由衷敬佩。
郭校长极富讲演口才,富有磁性的声音娓娓道来,俨如父辈的谆谆教导。当时是三年困难时期,郭校长大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讲奋发图强,听得一个个耳热心跳,恨不得回到宿舍就头悬梁锥刺股,苦读以待报国。郭校长更多的讲题是关于理想和操守,勉励学生自强、自重。记得在三八节对女生的专门演讲中